搜索

公司以“創”開路,鋪就高質量發展新通途

2023-12-28 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近年來,公司堅持“科技興企”發展戰略,錨定構建具有雞礦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目標,煤炭主業、機加制造、科技研發、節能創效、環保治理五大產業持續發展,奮力開創了“主輔聯動、質效并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通途。
   

大手筆 在煤炭主業上精準發力
    
近年來,公司全力加大裝備投入,其中,大功率采煤機、綜掘機分別達到41臺和42臺,薄煤層采煤機達到19臺,硬巖綜掘機達到21臺。綜采機械化、掘進裝載機械化程度均達到100%,綜掘機械化程度達到50%。大力推廣沿空留巷、“110”工法、深孔爆破等先進技術,積極與中國礦大等科研院所合作,深入開展災害治理、開采技術等方面研究,依托科技創新提升安全產能。
    

圖片



今年,東海礦302掘進隊通過積極推廣使用全巖大斷面中深孔爆破技術,創出多個月進尺破百米、躋身于“‘5321’創水平隊組”的好成績,在為本礦采面接續、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公司以召開現場會的形式,將他們的經驗做法在全公司推廣開來。
    
平崗礦大力推進“四新”應用,上半年引進了全巖大功率EBZ260型綜掘機,每月進尺在達100米左右,提高了巖石單進水平;在東部區主運4條皮帶投入集控系統,將原有的看點人員充實到工作面,達到減員增效目的;新引進2臺風動運料車,縮短了人工運料距離;引進1400風動鉆機10臺,提高了施工超前鉆效率,減少打鉆影響時間,降低打鉆人工成本,推動這個礦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方面再上新臺階。
    

信息化網絡是礦山智能化建設的重要平臺和承載媒介。近年來,公司聚焦保安全、穩增長、降成本、增效益等目標,緊緊圍繞“智慧礦山”建設目標,以數字化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將信息化建設貫穿安全生產全過程,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促進礦井轉型升級,將安全生產業務數據、生產輔助系統和監測監控系統進行有機結合,采用地面融合方式,實現安全監控、人員精確定位、視頻監控等聯動,極大提升了煤礦安全生產水平。同時,以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為驅動,建設“一張網”“一平臺”等讓各級管理人員“看得見、管得了”,極大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其中,滴道盛和礦立井充分借助信息網絡平臺優勢,積極探索推行“3321”干部入井帶班新模式,實現井下作業現場看得見、看得清、看得全,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的良性循環,全面提高干部入井帶班質量,保證井下作業視頻、現場雙監管,織密井下作業安全網。


大氣魄 在機加制造上持續用力

公司在努力做強做精煤炭主業的同時,加快推動煤礦高精尖裝備研發、制造與應用,實現生產由“制”到“智”,產品由“簡”到“尖”,產業鏈條不斷延長。

圖片

近年來,永益公司取得長足發展,逐步成長為黑龍江煤機行業龍頭企業,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獲得國家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取得58項安標證書。該公司制造的新型薄煤層電液控液壓支架、轉載機、平巷人車、破碎機、超前支護液壓支架、遙控氣動履帶車等設備獲得用戶好評。

日前,由永益公司自主研發制造的龍煤首臺SGZ764/800刮板輸送機在杏花礦正式投入使用,填補了公司自產井下工作面輸送裝備的空白。同時,對增強永益公司自主研發制造大型輸送裝備品牌影響力,提升產業內產供應鏈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也為雞礦公司建設內產先進裝備制造基地提供了堅實保障。

圖片

華譽公司建華皮帶機分公司則致力于為各礦井研發生產各類帶式輸送機。目前,這個分公司擁有國內先進的生產線和齊全的檢測手段,先后推出了可伸縮式等88個不同機型的帶式輸送機,包括大傾角、雙向、波狀擋邊、可彎曲、轉載機、轉角機、機助力器等特殊機型,能夠滿足年核定生產能力500萬噸以下煤礦需求。

大胸懷 在節能環保上不遺余力

公司領導高度重視節能環保工作,在環保工作方面明確提出:“要切實將環保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推動企業實現綠色發展。”

圖片

瓦斯既是制約煤礦安全生產的“攔路虎”,也是一種珍惜寶貴的礦產資源。對此,公司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真正將瓦斯這只“猛虎”掌控在手,為我所用。截至目前,公司瓦斯發電站數量已由2006年的1座擴充到現在的13座。通過加快設備改造、技術升級和變“等”氣源為“找”氣源等有力措施,瓦斯發電能力不斷提升,現已累計發電11億千瓦時。

2023年,公司持續加大環保投入,對清潔能源淘汰燃煤鍋爐提前布局,推動鍋爐升級改造,為逐步實現污染物全面達標排放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東山礦,改造后的谷電蓄熱電能鍋爐運行安靜、清潔,不會向大氣排放氮氧化合物,完全符合環保標準,每年可節約標準煤8500噸,減少煙塵400多噸,二氧化碳21600噸,二氧化硫255噸。

按照公司提出的“矸石不升井”這一總體思路,今年以來,東山礦積極響應,并結合本礦實際,大力推行矸石源頭治理舉措。這個礦303掘進隊在施工過程中對原有的運輸系統進行優化,通過皮帶等設備向就近廢棄巷道中進行矸石充填,每天可“消化”掘進矸石200余噸,有效解決了井下矸石固體廢棄物排放的問題,進而也控制了附近采空區頂板及地面沉降變形。今年10月份,這個隊進尺120米,2400立方米均未升井。

圖片

近年來,我公司緊緊抓住國家發展新能源的政策機遇,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集團公司轉型發展、多元發展的戰略部署,積極構建“一體兩翼、協同集群、鏈式發展”產業格局,充分利用關閉退出煤礦閑置土地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并將矸石山治理和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機結合,還移植土壤和草籽,在平緩開闊、陽光充足的地段安設太陽能光伏板,既根治了矸石山的污染問題,又可以利用山體地勢和光照條件進行發電,創造更多價值,目前,公司光伏發電已并網20.3兆瓦,利用閑置土地43萬平方米,預計今年年底發電量可完成2600萬度。

大格局 在科技研發上賦能加力

“我們下大力氣建設數字產業園,目的絕不只是建個簡單的設備加工單位,而是要將其打造為雞礦公司產業數字化發展的主陣地和‘橋頭堡’!”這是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賢君在督導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時所說的一句話。近年來,公司將數字產業園建設擺上重要日程,通過以“科技創新智能發展,融合共贏智造未來”為宗旨和目標,以廣闊的市場需求為前提和保障,以井下采掘一線生產實際為基礎和方向,科學制定有關方案和實施辦法,持續加深與國內煤礦高新裝備制造企業的合作,積極引進和吸納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集中優勢力量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學研用相結合上想辦法、抓落實,真正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煤礦安全生產的新動力。

目前,素有我公司數字產業園之稱的龍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完成帶式輸送機集中遠程控制系統、分散小水泵遠程控制系統、新型電機車變頻控制系統、三電平變頻器等項目研發,其中57項獲國家安標中心認證。通過積極與國內一流科研院所合作,先后與哈工大聯合研發完成礦用輪式/履帶式巡檢機器人、掛軌巡檢機器人等7個項目;與中國礦大聯合研發掘進機遠程控制技術,即將進入現場試驗階段。皮帶AI監控系統已開發成功即將投入應用。





文字:辛海全

圖片:于   海

視頻:劉子龍

編輯:郝俊丹  唐雅楠  孫   宇

審核:孫   鵬  陳忠國  王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