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逐綠而行 久久為功——公司綠色礦山建設紀實

2023-08-30 0

八月的雞西百里礦區,碧空如洗,綠意盎然。在城山礦正陽一井,放眼望去,昔日黑乎乎的矸石山,而今已有成片成片的小草泛著濃濃綠意,陣陣微風輕拂,空氣中夾雜著淡淡的草香;在杏花東采排矸場,曾經的矸石山早已不見蹤影,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塊光伏板組成的深藍色海洋,兩排光伏板間,苜蓿草“茁壯生長”;曾經“灰頭黑臉”的礦區面貌已煥然一新,逐漸展示出“礦在園中、路在林中、人在綠中”的新形象……這是我公司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根植于心,以節能低碳、綠色發展為宗旨,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書寫出的新答卷。
    
“作為資源型企業,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打破‘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堅持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并重,持續加大矸石山、礦井水等專項治理力度,確保礦井環保工作再上新臺階,全方位打造綠色、富饒、美麗新礦區……”公司主要領導擲地有聲的話語,昭示著在綠色礦山建設中,我公司擔當不缺席,守正創新,持續深化節能減排工作,書寫發展新答卷的戰略與決心。
    
綠裝扮礦山
    
在固有印象里,提到煤礦,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飛揚的煤塵;然而,走進滴道盛和礦九井,映入眼簾的卻是成片的綠樹和蔥郁的花草。曾堆積多年的60余萬噸矸石山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場地,再經過墾植后,這塊3萬多平方米的土地上生態綠成為主色調。
    
滴道盛和礦九井從2021年開始了矸石山治理工作,而1958年就屹立于這里的矸石山,成為整個礦區環境治理的關鍵。在治理過程中,該井干部員工切實撲下身子圍繞矸石山治理,開始了“搬山”行動。該井組織工作專班,從各專業抽調精干力量參與矸石山治理工作。對于矸石山翻罐底座基礎進行注漿加固,對翻矸系統進行改造,取消箕斗,增加矸石滑道,取消原來在矸石山上翻矸的方式。并且通過改造,使井下產生的矸石升到地面后經翻罐系統,直接裝車運走,真正做到了矸石日產日清“不落地”。
    
逐步消納庫存矸石山,修復礦區生態在公司各礦輪番出現,各生產礦井堅持“一山一策”治理原則,曾經堵在礦區“心口”的矸石被派上不同用場——東山礦利用火燒矸制作免燒磚,替代井下料石降低生產成本;東海礦、榮華一礦等外運矸石進行場地施工回填、修路……而平整后的土地也以多種形式進行有效改造。城山礦正陽矸石山采用客土噴播整形覆土,再利用國內領先的“高分子團粒”噴播綠化技術,將人工土壤和復合種子噴灑、固化在矸石山巖體表面,把生態的綠色牢牢種在礦區。
    
揚塵污染也是困擾礦區實現綠色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針對此情況,公司對新發礦、城山礦、杏花礦選煤廠精煤場地、榮華一礦工業廣場等地面進行了硬化和綠化,共計硬化3萬多㎡,綠化1萬多㎡。這一舉措大大降低了礦區內的揚塵,并不斷擴大綠化面積,實現了礦井發展與生態保護相得益彰的和諧局面。
    
荒地聚新能
    
走進杏花東采排矸場光伏發電站,草木葳蕤,彩蝶紛飛。沿路而行,能看到一排排整齊的光伏板在藍天的映襯下,正享受著“陽光浴”,將光能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電能, 蔚為壯觀的景象給這片排矸場平添了科技感,也描繪出一幅綠色礦山建設的美麗畫卷。
    
圖片

“光伏發電是清潔能源,與火電相比,可節約大量的煤炭,有利于環境保護……”2021年,公司充分利用關閉煤礦等閑置土地,結合矸石山綜合治理,建設了光伏發電項目。到2022年底,隆昇發電公司利用40萬㎡閑置土地,完成分地點裝機容量20.3兆瓦。簡單的數字背后,是累計處理矸石約300萬噸,每年節約標準煤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萬噸,同時還會減少大量廢水、廢渣的排放。這也是全省首個企業自建分布式光伏項目,標志著公司實現了光伏項目“從無到有”的突破,在綠色低碳發展中邁出了堅實一步。
    
同時, “農光互補”的魅力也在公司的光伏項目上得到體現,將矸石山治理和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機結合。矸石本身缺少土壤肥力、保水性差,不適宜植物生長,他們通過栽種如紫花苜蓿這種改良過的優良牧草,既不會遮擋光伏板正常發電,又能夠牢牢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還能凈化大氣中的有毒有害氣體和矸石風化的細微顆粒。今年上半年,隨著13萬株紫花苜蓿的搖曳,光伏發電項目將陽光“變現”,美麗的環境和可觀的經濟效益再次詮釋了“只有綠色發展的底色,才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成色”。
    
減排不停歇
    
天更藍了,空氣更清新了,身邊的環境也越來越好,這是雞礦人的切身感受。
    
圖片

近年來,公司積極響應號召,加強源頭控制,堅持清潔生產與末端治理并重,著力提高減排工作成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圖片
公司對清潔能源淘汰燃煤鍋爐提前布局,計劃到2025年6月底淘汰完成80臺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在2022年已經淘汰13臺燃煤鍋爐的基礎上,今年繼續推進清潔能源替代燃煤的改造工程。在滴道盛和礦立井引進污水源熱泵機組項目,用于替代2臺4噸燃煤鍋爐,運行費用是現有燃煤鍋爐的45%,更是可達到“零”排放。在滴道盛和礦立井選煤廠已完成空氣源熱泵機組項目,供熱面積可達6千平方米,替代1臺10噸燃煤鍋爐,運行費用是燃煤鍋爐的70%……在東海礦采用熱管熱泵技術對礦井乏風余熱、礦井水余熱、瓦斯發電余熱回收進行綜合利用,也淘汰4臺燃煤鍋爐。
    
推動鍋爐升級改造,也為逐步實現污染物全面達標排放奠定了堅實基礎。在與日俱增的取暖需求與環境污染形成對比時,在東山礦,改造后的谷電蓄熱電能鍋爐運行安靜、清潔,不會向大氣排放氮氧化合物,完全符合環保標準,每年可節約標準煤8500噸,減少煙塵400多噸,二氧化碳21600噸,二氧化硫255噸,對礦區環境治理作出了積極貢獻。
   
……
    
生態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雞礦公司勇擔綠色生態發展重任,用擔當之筆描繪綠色礦山美麗畫卷,不斷開辟節能減排、低碳發展的新道路,力求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有機結合,不斷深化節能減排工作,走出一條生態優先、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不僅讓礦區變得天藍、水清、地綠,員工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更留下造福后代的綠色財富。



      文字: 孟泠男
      編輯: 郝俊丹  唐雅楠  孫   宇
      審核: 孫   鵬  陳忠國  蓋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