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一年內實現產值5200余萬元,這家企業憑什么?
在龍煤雞西礦業公司龍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祥科技”)的生產車間內,各種研發產品整齊排列,皮帶集控系統正在進行模擬控制,研發部負責人張業良說:“操作臺可同時控制8條皮帶,一個人就可以實現操作,極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
皮帶集控系統
龍祥科技成立于2022年年底,立足于高端裝備、軟件應用、機器人應用等先進技術的研發、制造和生產實際應用,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已實現產值5200余萬元。這背后離不開人才和創新兩個“秘籍”。
公司成立伊始,缺少專業人才是最大的難題,經理高月清說:“沒有人什么都是空談,想吸引人才首先要搭建舞臺。政策吸引人才、待遇留住人才、舞臺成就人才,秉承著這樣的發展策略,我們把雞西在外打拼的人才吸引回來了。”
龍祥科技生產車間
張業良是龍祥科技人才引進的第一人,彼時正在淮南萬泰集團發展的他,聽聞家鄉成立了這樣一家公司,急需人才,他毫不猶豫地選擇回來。“公司出臺《科技研發創新管理及獎勵辦法》和《專業技術人才引進辦法》,詳細規定了在科技研發中不同級別的研發項目提取銷售利潤的比例和人才引進的評級辦法及相應工資待遇。”張業良說,漂泊在外總是沒有歸屬感,有干事創業的平臺,賺得也不比外面少,還能陪伴家人,我當然愿意回來。”
工作人員進行設備安裝
回來后的張業良擔任研發部的負責人。人有了,接下來的難題就是公司要干些什么,發展方向如何定位?高月清說,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研發研制煤礦智能裝備,解決安全管理問題,減輕工人強度。但萬事開頭難,應該從什么項目做起呢?
“我自己就是煤礦出身,在礦里工作了14年,我們做設備更符合現場作業條件。”高月清說,公司有一群煤礦出身,了解煤礦的人坐在一起頭腦風暴,多年一線工作積累的經驗,結合生產實際情況,逐漸摸索出了發展方向。
在生產車間的節能柜前,張業良說:“這是我們利用新型電機節能技術研發的節能裝置,目前已在新發煤礦洗煤廠投入使用,經現場測試,在不影響電機轉速和工況的情況下可節能40%。”
遠程智能節電裝置
為了更好地開展創新工作,龍祥公司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建立煤礦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煤礦機器人研發實驗室。雙方人員根據煤礦實際需求,進行合作研發。“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院聯合確立了礦用智能機器人項目,目前樣機研發已經結束,具有可無線充電、AI智能識別等特點。”張業良說。
今年1月至9月,龍祥公司已投入研發經費1900余萬元,進行包括皮帶集中控制、智能節電裝置、移動變電站遠程控制等在內的16個項目的研發。除新品研發外,龍祥公司還為雞西礦業公司各礦井提供智能化改造服務。目前,龍祥公司已為雞西礦業公司各礦井改造了15臺電車,改造成功的電車預計可節約采購資金60%,維修費用40%。
談到未來的發展方向,高月清說,公司將繼續向煤礦智能裝備方向發展,解決技術安全問題,通過技術手段讓煤礦更加安全,同時也要研發更好的設備,減輕工人作業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