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細節、降成本、促經營……今年以來,平崗煤礦把“降”字堅持到底,把“增”字落到實處,全力推進降成增效攻堅戰深入開展。
節支降耗,修舊利廢“降成本”
“這是今天更換完的10個采煤機截齒,還有5個舊錨索托盤,你給咱登記入庫一下。”3月5日下午,剛升井的1202綜采隊員工杜宏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檢修回收的廢舊物料上交到材料庫房。
制度考核是強化落實降成增效工作的重要法寶。一直以來,這個礦扎實做好降成增效工作,將成本考核細化到區隊、班組、個人,每月隨機抽查考核情況,并將抽查情況與績效工資掛鉤,同時每月對各單位成本管控情況、非生產性支出控制情況、現場材料管理情況等進行公開通報,增強全員增收節支意識,激發了降成增效工作內在活力。“在嚴考核的同時,我們大力開展修舊利廢工作,實現了廢舊材料的二次利用,為礦上節省了大量開支。”杜宏光說。
成本管控,巧施管理“提效能”
企業要穩健發展,成本管理是關鍵。這個礦聚焦企業經營提效,在成本管理上下功夫,全面梳理管理制度,對資金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進行嚴格管控,強化資金、薪酬、煤質、電費、材料等專項監測,做到每一筆支出從計劃、審批到使用環節嚴格預算把關,嚴控預算外支出。
“我們進一步完善了材料管理體系,制定了管理制度,并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保障供應、節支降耗的工作目標。”信息科科長孫宇鵬介紹。與此同時,這個礦千方百計降低礦用物品采購價格,在質量不變的前提下,要求供應商降低供貨價格,通過比價采購等措施,避免代儲代銷廠家的唯一性,降低設備配件采購費用。
規范管理,創新發展“增效能”
事前維護的損失成本遠遠低于事后維修,設備不發生故障就是成本管控最好的方式。為了降低設備故障損耗,提升工作效率,該礦制定下發了《機電設備運行保養制度》,避免了“小問題”變成“大故障”,為實現設備的高效運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另外,他們還把創新融合到礦井成本管控的全過程,一方面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和工藝改造活動,解決影響生產效率的“中阻梗”,不斷提升設備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從生產工藝中挖潛創效。“以前提矸,礦車占用率高、勞動強度大等問題一直制約著井下生產。現在在井下施工一處矸石倉,形成了煤倉、矸石倉的雙倉系統,通過皮帶及拋矸機實現了原煤及矸石的分裝、分運。不僅解決了以往矸石提升的難題,還減少征地費用80余萬元,環保支出30余萬元,實現了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平崗煤礦掘進副礦長代利君說。
從廢鐵堆里“淘金”,在細節處“挖潛”,于創新中“增效”。平崗煤礦將成本管控貫穿生產經營全過程,開年以來,這個礦生產成本同比下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提質增效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