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救護大隊一中隊全體隊員將踐行“五知”文化作為推動應急救援工作水平提升的新動能,全力打造一支“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的礦山應急救援鐵軍。
知責有為鑄鐵軍
知責方能有為。這個隊在醒目位置懸掛“五知”文化宣傳牌板,并在重要場合循環播放歌曲《“五知”引領新氣象》,在音樂的旋律中進一步提升了責任感,明確自身職責,增強責任擔當意識,為打造救援鐵軍筑牢了基礎。
在日常訓練中,全體隊員嚴格按照救援標準刻苦訓練,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和體能素質,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戰斗力,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響應,有力救援。中隊長符樹林說:“‘五知’文化就像燈塔,為我們照亮了前路,指明了方向,助力我們攻堅克難,拼搏向上。”
知己補短強弱項
這個隊大力開展“老帶新”師徒結對活動,每位新隊員入隊即配備兩名導師。技術導師負責救援技能傳承,作風導師塑造紀律意識,這種“傳、幫、帶”讓隊員們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性競爭,為礦山安全注入了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
這個隊還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評價機制,定期組織隊員查找自身在專業技能、應急反應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制定針對性的提升措施,對訓練及學習效果進行定期考核,確保每名隊員都能達到標準。全體隊員時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戰備狀態,將基礎體能貫穿于訓練全過程,強化應用體能訓練,每日進行,進一步提高了隊員的體能素質。
知恩圖報踐初心
懷揣“知恩圖報”的赤誠情懷,這個隊按照工作計劃深入服務礦井開展“安全體檢”專項行動,隊員攜帶紅外熱成像儀、瓦斯檢測儀等專業設備,對井下通風系統、機電硐室、運輸巷道進行“地毯式”排查,確保礦井安全。
隊員們深知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企業的培養,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承擔起社會責任,積極參與企業和社會舉辦的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回饋企業和社會。他們走進社區、礦區等地,開展安全知識宣傳,組織應急救援演練,增強公眾的安全意識,提升自救互救能力。作為礦山救護隊伍,一中隊副隊長周嘉魯表示,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扎實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彰顯國有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知止慎行守底線
救援工作關乎生命財產安全,必須嚴格遵守紀律規矩,確保行動規范。這個隊加強紀律教育,建立了嚴格的紀律制度,對違反紀律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進一步增強了隊員的紀律意識,做到嚴守紀律規矩,確保在救援行動中能夠迅速、準確、規范地完成任務,保障了隊伍高昂的斗志和良好的作風。
這個隊還推行“準軍事化管理2.0”模式,實行救援裝備“三色管理”制度,建立“五星一兵”考核體系,定期開展準軍事化訓練,每天組織全流程緊急集合,從警鈴響起到裝備車出發都嚴格控制在規定時間內。通過“準軍事化+專業化”雙軌訓練,鍛造出“招之即來、戰之必勝”的鋼鐵之師。
知行合一勇創新
這個隊全力打造“智慧訓練場”,引入VR災情模擬系統、混合現實戰術推演平臺,提升隊員的快速反應和救援技能,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不斷提升救援效率和成功率,為企業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同時,還制定針對性的提升措施,對隊員們進行定期考核,確保每名隊員都能達到規定的標準。
特別是在春季訓練中,隊員們明確自身職責,嚴格按照救援標準,刻苦訓練,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和體能素質,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戰斗力,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響應,有力救援。
文化如水,潤物無聲。目前,這個隊全體隊員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扎實的作風投入到救援工作中。他們堅信,只要心中有責、腳下有力、行動有方,就一定能夠做好本職工作,為企業實現安全生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