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監測,隨時糾正不安全行為、預警安全隱患。“鷹眼”之下,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無處遁形。日前,東三省首套“AI+視頻安全管理監控系統”落戶城山煤礦,再一次讓人眼前一亮,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據這個礦機運科主任工程師孫世超介紹,這套系統是在公司的大力主導下,由城山煤礦、龍祥公司、上海軟沃公司聯合研發成功的東北三省首套同類型產品。它以絞車道、皮帶道、風道為主路線,向其他區域和生產輔助系統延伸。在采煤工作面、皮帶道運輸、絞車道運輸、風道等場所安裝高清AI視頻監控攝像頭的身影。這些攝像頭像素不低于400萬,并針對井下黑暗環境配備補光燈,能適應煤礦井下復雜環境,并滿足AI算法需求。地面的智能化指揮平臺又將所有視頻監控點位統一管理,實現了實時預覽、錄像查看和報警信息接收。
AI視頻監控系統的“智能大腦”能實時分析識別視頻內容,一旦捕捉到不安全因素,便立即發出警報,與各系統平臺聯網,實現協同監管。遇到特殊情況,還能結合礦井人員定位系統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局端的集中顯示裝置可存儲、查詢數據,違章違規證據可保存1年以上,為后續追溯提供依據。
3月25日,在這個礦一井下作業區域,一名員工工作時摘下安全帽,系統瞬間捕捉到了這一不安全行為,及時發出警告。此外,在物的不安全狀態方面,該系統可敏銳捕捉到帶式輸送機上超過帶面寬度1/3的煤矸和異物、皮帶跑偏、堆煤、兩道風門同時開啟、風門變形等一系列物的不安全狀態,并迅速發出警報。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可避免設備故障和可能引發的安全事故,保障設備的穩定運行。值得注意的是,AI視頻監控還在人力管理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可以替代人工進行日常巡視,減少人力投入,降低運營成本。同時,克服了人工巡視時易出現的疲勞、疏忽等問題,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控,確保安全監管無死角。
孫世超說,值得期待的是,未來這套系統通過工程技術人員對程序的完善,它還能對皮帶運行時人員跨越等不安全行為;皮帶上有大塊煤矸、煤量較大等物的不安全狀態進行識別,有望由“安全協管員”提職成“管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