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半,當再次回憶起那段最煎熬、最忙碌、壓力最大的四個月,淚水模糊了視線,王微對筆者說:“真的不能回憶,因為回憶一次就哭得一塌糊涂……”
工作服袖口磨得發亮,膝蓋、胳膊肘處泛白,腰帶即使扎到最后一扣褲子還是顯得那么肥大不合身。手里一直拿著手機,隨時接聽電話和回復微信,這是筆者第二次采訪王微時留下的印象。瘦小的她卻能像個男人一樣在工作中“頂天立地”。在奮斗這條路上,王微最不吝嗇的也許就是努力和付出了。從那個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畢業的懵懂技術員,到如今的選煤廠技術副廠長,這一路走來只有王微自己知道她是如何破繭成蝶的,有風雨也有彩虹、有挑戰也有機遇,有付出也有收獲,有艱辛也有跨越。
2021年8月,公司推進城山煤礦選煤廠智能化建設,王微擔任現場施工負責人、軟件開發負責人。她與安裝公司、智能化施工方每天在現場討論方案、設備設施的安裝,王微撲下身子、盡心竭力。當鐘表上的數字跳動到7點30分,那個瘦弱的身影逐漸清晰,王微每天這個時候都會準時來到廠內,她將“知責有為”作為工作的準繩,每天不離手的肯定有各種說明書,來來回回翻閱,手機上的百度軟件也都不知道得搜索多少次去查專業問題?!巴跷⒚刻爝M單位就一頭扎到車間,對標技術要求、找問題,從問題中又發現問題……在調試中摸索,跟施工方不斷地討論、研究來保證施工進度,經常忙得沒有時間吃飯,她就像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一樣,每天忙到半夜才能結束一天的工作……”城山煤礦選煤廠調度室主任張磊回憶說。
當時國內選煤廠智能化建設剛起步無從參考,大家也不懂電氣、智能化、軟件開發等專業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又必須讓不符合智能化的單機設備全部更換、升級,巨大的壓力接踵而至,而王微用實際行動克服了這一切。“當領導與專家們討論時,我就認真地傾聽,腦子又在不斷地思考,不能漏掉一個細節,否則,在工作對接時就會出現問題……”王微告訴筆者。
全力工作的背后,是王微對家庭的滿心愧疚。孩子年幼,渴望陪伴,可王微卻總是早出晚歸,忙得連好好說話的時間都沒有。有一次,王微又連續好幾天沒回家,吃住在單位。由于太想念媽媽,王微的女兒自己偷偷打車跑到她的單位,因為圖紙出自王微之手,此時此刻的她正在施工現場精神高度集中地盯著浮選機自動加藥、安裝機器人和分流器以及確定設備的安裝位置,她一刻也不敢松懈,只能讓同事幫忙把女兒接到辦公室里等著她。時間慢慢指向12點、13點、14點,一直到19點,天色由亮到黑,這時的王微心里咯噔一下,7個小時過去了,她才想起來女兒還在辦公室里,于是,她匆匆跑回辦公室,俯下身子將女兒緊緊抱在懷里,邊擁抱淚水邊在眼里打轉。安撫好女兒后,她便讓同事將女兒送回家。她又回到了車間繼續工作,直到深夜,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辦公室,發現板板正正地擺在自己辦公桌上的一個袋子,她一眼就認出這是女兒做的小布偶,是一個減壓神器,可以握在手里,這是孩子希望她不要太累。再看到女兒吃完面包的包裝袋,在這一刻,所有的情緒像洪水般席卷而來,她那壓抑已久的情緒徹底爆發,愧疚的眼淚奪眶而出……
2021年9月份的一天,在參加招標會議結束后才打開手機的王微,從屏幕上看到許多條未讀信息,其中有一條微信讓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王微,你姥姥走了……”這對于王微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她一時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馬上打電話給母親確認,得到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噩耗。在姥姥患肺癌晚期的生命最后時光里,王微白天在單位像上滿發條的陀螺,一刻也閑不下來。晚上又去醫院為病床上的姥姥按摩、翻身、喂水……姥姥看向王微的目光里滿是心疼與不舍,更感受到她的孝心?!澳翘?,我給王微打了很多個電話她都是關機,又發了好多條微信,也是一直沒回復我,她是被姥姥從小帶大的,與姥姥的感情很深。當她得知姥姥已經過世的消息后,在電話的那邊哭了很久,我在電話這頭也跟著一起哭,這也許是王微心里永遠的遺憾……”王微的母親邊哭邊說。
26天,以廠為家,4個月從早忙到半夜……智能化建設期間,王微舍棄了與女兒、母親、姥姥團聚的溫暖時光,全身心投入工作當中。她說她是一個不稱職的母親、女兒、外孫女,而她卻是領導、同事眼中優秀的員工!在2022年6月18日、7月22日,公司與龍煤集團在城山煤礦舉辦的現場會上,從一樓到四樓的廠區牌板、集控中心、創新工作室全程由王微進行講解,她見證了選煤廠智能化建設工作的碩果和自己的高光時刻,為推進城山煤礦選煤廠智能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17年來,王微用一腔熱血忠于企業、熱愛事業,在專業技術中淬煉鋒芒,于數據洪流中雕琢真理,她用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的匠人精神鐫刻了自己的烏金時光,她就像一粒珍珠在煤海中閃耀,她猶如一顆新星在烏金煤海中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