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礦井水有了“智慧管家” 城山煤礦水文監測系統精準護航安全作業

2025-04-12 0

“以前,每月得安排三次入井觀測地下水,到了雨季,至少要安排四次入井監測涌水量。每次都得派出6人,在井下對各出水點進行觀測,最少需要4小時才能把數據采集完整。如今,動態水文監測系統已投入使用,工作人員只需在辦公室輕點幾下手指,所需數據便盡收眼底。這系統不僅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與精度,還讓大家從繁重又危險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以前根本不敢想!”談及水文監測系統帶來的便利,城山煤礦地質科副科長李旭光難掩喜悅之情。

在煤礦生產過程中,水害始終是威脅安全生產的重要隱患之一,而這個礦所應用的智能化動態水文監測系統,猶如一位盡職的“智慧管家”,能夠敏銳捕捉礦井地下水的異常狀況,無論是水位的異常攀升,還是涌水量的陡然增大,都能及時察覺并發出預警,為預防水害事故的發生構筑起一道堅固防線。該系統搭載的智能分析算法,猶如擁有一雙“火眼金睛”,對海量數據進行快速處理與深度分析,任何細微的異常波動都無所遁形。

作為公司率先建立動態水文監測系統的礦井,這個礦早在2021年便開始精心布局。起初,僅安裝了6臺明渠流量監測設備。經過持續不斷地完善與升級,如今已增加至9臺,實現了對井下所有出水點的全面覆蓋,不留任何監測死角。2024年11月,這個礦如期完成所有動態水文監測系統的安裝工作,并順利將涌水量數據實時上傳至國家網,嚴格履行國家監測要求,彰顯了高度的責任感。

在科技助力煤礦生產變革的道路上,新技術落地常遇挑戰,這個礦引入的動態水文監測系統便是如此。在安裝完成后,礦地測科積極應對,多次邀請廠家技術人員深入礦井,進行全方位培訓指導。內容涵蓋設備保養、維護、維修等關鍵環節,通過技術人員悉心講解與實操演示,工作人員對系統有了深入認識。同時,地測科積極開展內部培訓,力求每位工作人員都熟練掌握系統操作。如今,現場專業防治水技術人員操作嫻熟,不僅能高效收集整理數據,還能迅速有效地維護設備,為動態水文監測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動了煤礦防治水工作的高效開展。

為進一步提升水文監測數據的精準度,礦防治水專業技術人員張顏龍充分借助井下5G防爆手機,與廠家技術人員進行視頻通話。在廠家專業技術人員的悉心指導下,張顏龍不斷對設備進行調試優化。經過不懈努力,明渠流量監測數據與實測數據的誤差得以大幅縮小。在系統最初安裝時,兩者之間的最大誤差可達30%,而如今已成功將誤差控制在2%以內,誤差值穩定保持在10立方米左右。這一成果顯著提升了數據的可靠性與準確性,為后續的水文監測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除流量監測外,這個礦還在工業廣場停車場南部精心施工了1處水文地質長觀孔,對第四系含水層水文狀況進行實時監測。這一重要舉措進一步完善了礦井水文監測體系,為全面、精準掌握地下水資源的動態變化情況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使水文監測工作更加科學、全面。

這個礦的水文動態監測系統宛如一個全方位的“數據采集站”,能夠實時記錄地面和井下的各類水文數據。借助該系統,員工無需下井,便可實時監測礦井降雨量、涌水量、承壓第四系含水層水位變化等關鍵數據。不僅如此,該系統還具備強大的預警功能,一旦監測到強降雨天氣、井下涌水量突然增大等險情,便會即刻發出預警信號。這一預警如同緊急號角,提醒相關負責人迅速調整排水策略、果斷啟動停產撤人程序、快速集結救援隊伍,第一時間組織搶險救災工作,為井下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筑牢“防護網”。

“升級后的水文監測系統顯著增強了水位變化監測的實時性,為我們的水文管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進一步為煤礦安全生產保駕護航。未來,我們將持續優化系統,不斷提升防治水工作水平。”李旭光堅定地表示。